首先,保命声明:
这是一封来自山东移动消费者的亲身经历,我经过公开信息检索,基于消费者本身的合理使用场景的客观推测与逻辑判断,对涉及的山东移动提出质疑,表述会遵循事实陈述原则,未包含任何夸大、虚构或主观诽谤内容。批评意见SIM卡无故失效行为,可验证,可从技术角度出发的质疑具有合理性。且根据法律规定,消费者对经营者的合理批评享有受保护的权利,企业作为服务提供方负有必要的容忍义务。
距离我“被迫”更换手机卡SIM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,当时我就觉得不对劲,写了个提纲记下了这个事情,然后由于工作和生活忙碌,至此才完成本文。
我基于消费者的合理解释和判断结论:怀疑山东移动有恶意远程锁卡行为。如果是真的话这可是借机敛财啊,罔顾正常通讯权,行为很恶劣,实属可怕啊!
名词解释:手机卡指的是:SIM卡,USIM卡
正常使用的手机,突然间手机卡sim无服务了,没有信号,网络注册失败?无网络?无服务?SIM卡坏了?
第一反应是尝试排查自身原因:
1.关机重启,不行。
2.把sim卡拆出来换了个手机测试,也不行。
3.检查sim卡金手指,也是非常干净,用橡皮擦了,也不行。
然而sim卡通过手机存储电话本和短信都能正常,就是无法网络注册,这问题似乎出在移动这边了。我就联系移动客服,告知需要本人携带身份证件去移动自有营业厅,沟通100营业厅检测更换。在营业厅排队叫号,最终换了个新SIM卡解决,老卡并没有额外的测试过过程,营业厅工作人员听到我的描述就直接推荐我换补卡。收费20元。在等待过程中也遇到3个来换手机卡的,大家也是非常郁闷,莫名其妙的卡就不行了。
一、质疑山东移动更换手机卡收费过高
我经过检索和询问并没有查询到省物价局关于USIM卡补换卡的收费标准的文件。但是我到查出来了其他地方的移动补换SIM资费,有的免费、有的收费2元,有的收费10元不等,山东移动收费20元明显过高。
根据历年来检索数据,sim卡成本极低,公开的采购成本为几毛钱。可查询到:同类运营商《中国广电2025年度USIM卡项目招标公告》,其中5G标准普通USIM卡最高限价1.00元/张(含税),采购总规模7000万张,中国广电的采购规模远远小于中国移动。查询到中国移动2025年度的采购都是10.68亿张;另查询到中国移动在2018年采购规模为5000万颗eSIM晶圆,单颗最高限价为0.25元。由此可以得知采购成本极低。
山东移动收费20元,扣除SIM卡几毛钱的成本,剩下都是服务费及人工成本?
sim卡如此成熟的东西,“大规模”突然失效,除了质量问题,有很大的理由怀疑是故意的。并且更换SIM卡收费涨价的还没有合理依据。
我的其他省份手机SIM卡使用了十几年了依然正常,未出现过突然无服务的情况,且我在外省的朋友没有遇到卡无故损坏的事情;反而山东移动的朋友遇到的手机卡失效的占比却是有多高。(该段话基于主观判断,仅供参考)
这个换卡行为对移动公司是一本万利,除了可以额外收费,还可以增加营业厅人气,借机推销业务和产品等行为,一般情况下,如果卡不坏没人愿意往营业厅跑。前些年大力推广4G的时候,都属主动让你换卡,还经常免费邮寄给你;如今大家去营业厅少了。移动公司还可以打着反诈、二次实名验证的等口号,引导(强迫或变相强迫)你前往营业厅。如果能够在服务端(局端)有组织、有批次的故意封停sim卡,这更是一个绝佳的好办法。
还有山东移动用户上亿,如果定时、定期、定批次、有组织的“计划报废”手机卡,这不失为一个利润增长点啊
三、手机卡无故失效,后果非常严重.
手机卡突然无信号,有很大的安全风险,给使用人造成严重困扰,特别是老人和孩子的突然失联会有严重安全隐患;而且去营业厅排队换卡耗时耗力不说还耽误事儿。
我认为sim卡应该终身保修,非人为损坏,通讯公司必须无偿更换。
通俗的说手机SIM卡只是一个令牌而已,注册和认证都是要和移动基站、通信公司的后台决定的,运营商可以轻松的远程锁定和拒绝服务的,这就是通俗说的“卡烧了”手机卡无服务了。
我们作为用户没办法确认是否 “空中烧卡”的情况下。我建议用最简单的判断标准就是:
1.外观无损坏
2.手机能够识别到手机卡,能够读写SIM卡内置读写通讯录就可以证明卡没坏。至于无信号和无法注册,非用户自身原因,而是移动通信公司的事情。
特别是去年,个人认为山东移动手机卡无服务的频率太高了;希望相关部门可以调查近几年临沂移动月度补换卡数量,占比,月度人数等信息,实在是奇怪的很。
即使无法证明我的猜测,但是这个手机卡无故损坏行为恶劣程度令人发指,世界通信公司里面也少有。